現實生活中,并非每個人都有單位幫自己繳納社保,一些人想要享受社保的各項福利待遇,只能自己去繳納保費,個人參保方式主要有三種:掛靠單位參保、繳納靈活就業社保、參加城鄉居民社保。但有很多業內人士不建議個人繳納社保,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
為什么不建議個人繳納社?
【1】掛靠單位參保風險高
掛靠單位參保主要有兩種方式:一是掛靠親戚朋友的單位參保,這種情況下需要偽造勞動關系,嚴格按照法律來講,這屬于騙保行為,一旦被社保機構發現后,公司和個人要承擔刑事責任;另一種是掛靠盈利性質的人力資源公司繳納社保,需要自己繳納全額的社保費,還需要額外支付一筆服務費,繳費壓力很大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掛靠人力資源公司繳費,需要把所有費用提前支付給對方,萬一第三方公司卷款跑路,參保人將血本無歸。因此,第一種參保方式可以直接摒棄。
【2】參保的險種不同
職工社保包含養老、醫療、生育、工傷和失業五個險種,每個險種都發揮著關鍵作用。但如果個人繳納靈活就業社保或者城鄉居民社保,只能參加養老和醫療兩個險種,對生活的保障性相對較差。
【3】領取養老金時間晚
目前我國職工社保的退休年齡是男職工60周歲,女干部55周歲,女職工50周歲;靈活就業社保的退休年齡是男職工60周歲,女職工55周歲;城鄉居民社保的退休年齡統一為60周歲。對于女性朋友來說,以個人身份參加靈活就業社保和城鄉居民社保,分別要延遲5年、10年退休,領取養老金的時間晚,回本的周期將會被拉長。
【4】個人參保繳費壓力大
以山西省為例來計算不同險種的繳費壓力,在職員工參保,社保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,養老保險單位繳納16%,個人繳納8%;醫療保險單位繳納7%,個人繳納2%,單位還需承擔5元大病醫療;失業保險單位繳納0.7%,個人繳納0.3%,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全部由單位繳納,繳費比例分別為1%和0.4%。如果按照2021年社保最低繳費基數3235元來計算,個人需要繳納社保費333.8元,單位需繳納1151.2元。
在繳費基數不調整的情況下,如果個人以靈活就業身份參保,需要繳納20%的養老保險費,和9%的醫療保險費,計算下來,每月需要繳納938.15元社保費,對于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靈活就業者來說,繳費壓力很大。
如果繳納城鄉居民社保,想要退休后拿到較高的養老金待遇,只能按照最高檔次繳費,目前山西省最高繳費檔次為5000元,繳費壓力高于有單位幫忙繳費的職工。
【5】養老金待遇水平低
以個人身份參保繳費壓力大,很多人繳夠最低年限就停繳,我國養老金是多繳多得,長繳多得,因此很多自費繳納社保的人,養老金平均水平普遍偏低。
【6】享受的上調待遇不同
如果參加靈活就業社保,養老金待遇等同于退休職工,可以逐年享受養老金上調待遇,但如果參加城鄉居民社保,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還沒有建立正常的調整機制,養老金無法逐年上調,與退休職工的待遇差距將會越來越大。
正是因為以上6點,業內人普遍認為,找一份穩定工作,有單位幫忙參保最劃算!但別忽略了,有單位幫忙承擔大部分社保費是最理想的狀態,對于確實沒有穩定工作單位的人,還是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堅持參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