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血壓建議(低血壓最快補救方法)
2023-10-01 16:52:32
來源:互聯網轉載或整理
網友提問:低血壓建議(低血壓最快補救方法)
優質回答:氣溫高時血壓低,夏天快到了,降壓藥還要維持冬天的劑量么,下面是藥師華子給大家的分享,一起來看看。
低血壓建議
天氣越來越熱,有人問華子,他的血壓天冷時高,天暖時低,在夏天不吃藥也能保持正常值,他能不能停藥呢?華子告訴他,高血壓患者在夏天能否停藥,需要看具體的情況。對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,需要根據血壓波動情況來調節用藥,只要滿足了停藥的條件,是可以考慮停藥的。
?
一、隨著氣溫波動的血壓不少高血壓患者都有這樣的經歷,就是在冬天寒冷的時候,血壓較高,而到了夏天氣溫高的時候,血壓就比較低。有些本身血壓升高幅度不大的高血壓患者,在夏天時血壓甚至會恢復正常。尤其是在我國的北方,四季分明的地區,這種季節性的血壓波動,更加的明顯。
氣溫屬實會對血壓產生影響,寒冷會刺激血管收縮,引起血壓升高;炎熱的季節,血管又會擴張,身體出汗增多排鈉增加,血壓就會明顯下降。那么問題就來了,面對這種隨著季節而波動的血壓,降壓藥應該怎么服?
?
二、并非是一成不變的降壓藥高血壓患者,如果經過生活干預不能控制血壓,就需要進行藥物治療。多數的高血壓患者,需要服用兩種甚至更多種的藥物才能有效降低血壓。降壓藥需要長期服堅持服用才能產生穩定的降壓效果,而在用藥過程中,降壓藥并非一成不變,而是需要隨著血壓的波動進行調整。
平時只服一種降壓藥物的患者,夏天血壓過低時,可以先嘗試藥量減半,然后監測兩周血壓,如無反彈,則可以繼續減量或是嘗試停藥。服用兩種以上降壓藥的患者,可以先減其中一種藥物的藥量,之后觀察兩周,根據血壓變化選擇是否再繼續調整。但無論哪一種調整方法,都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才能進行,切不可自己擅做主張。
?
1、根據血壓值來調整藥物:正常血壓的控制目標為140/90mmHg,如果可以耐受,則繼續降至130/80mmHg,高血壓患者最理想的血壓是控制在120/70mmHg左右。如果在夏季,血壓低于了120/70mmHg,可以試著逐漸減量甚至停藥。
2、降壓藥要緩慢調節:降壓藥調整的過程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逐漸減量,每次藥物調整的間隔時間不少于2周。并且藥物調整的過程,需要進行嚴密的血壓監測,每天早晚兩次測量,血壓如有反復,就要恢復原先藥量。
3、降壓藥不能隔天服:降壓藥劑量減半的意思是指每天的劑量減半,而不能采取隔天服一次藥的方式。不然會導致血壓波動劇烈,反而會加大了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風險。
?
三、有些情況不適合停藥只是單純性血壓升高,沒有發生器官損害的高血壓患者,可以根據血壓的波動情況選擇減量或是停藥。但對已經發生了器官損害的高血壓患者,服用降壓藥的目的除了降壓之外,還有器官保護的作用,則不適合停藥。
比如說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、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患者,需要服用“普利”或是“沙坦”類藥物來保護心臟,預防心室重構和逆轉心肌肥厚,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,長期應用可以改善預后,不適合停藥。
?
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需要長期服用“洛爾”和“地平”類藥物來減少心肌耗氧,減輕心絞痛的發作,如果突然停藥會導致“反跳”效應,會使心率加快,病情加重。這樣的高血壓患者,即使血壓正常也并不適合停用降壓藥。
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,只有堅持長期的規律服藥,才能穩定降壓。而且降壓藥的副作用需要一段時間人體才能適應,如果停藥后等天氣轉涼再重新服藥,又要重新經歷適應的過程。所以只要沒出現明顯的低血壓癥狀,并不建議高血壓患者完全停藥,將降壓藥減至最低維持劑量即可。
?
高血壓患者在季節交替時,可以根據血壓的波動情況來調整降壓藥的劑量,血壓降至過低者可以考慮停藥。藥物調整的過程中,一定要注意血壓的監測,并且以不少于2周的時間緩慢進行劑量調整。如果沒有發生低血壓的癥狀,并不建議完全停藥。無論是劑量調整或是停藥,都需要在醫生指導之下才可以進行。在用藥過程中發現問題,請及時咨詢醫生或是藥師。我是藥師華子,歡迎關注我,讓我成為你身邊的藥劑師。
低血壓最快補救方法
低血壓一般指血壓低于90/60 毫米汞柱,對于高血壓,特別是已經發生心腦腎并發癥的患者而言,血壓尚未低至這一水平即可出現血壓過低相關的臨床癥狀。高血壓有害,血壓過低同樣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。低血壓最常見于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青少年、體質虛弱者以及老年人,危害及處理原則因人而異。
接受藥物治療的高血壓患者。高血壓患者在服用降壓藥的過程中,出現血壓過低或懷疑低血壓癥狀,如頭暈、頭痛、暈厥等,應及時找醫生調整治療方案,視情況減少藥物種類或減小藥物劑量。已經患有冠心病者更要注意低血壓,因為舒張壓低于60毫米汞柱可能會減少心肌供血,對患者產生不利影響,遇到這種情況應及時咨詢醫生。
體位性低血壓。體位發生變化時,頭部供血不足會出現眼前發黑、頭暈等癥狀。此類低血壓多見于血管硬化的老年人,原因有兩個:一是多數老人存在動脈粥樣硬化病變,導致血壓調控能力下降;二是有些老年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不當。
體質虛弱導致的低血壓。體質虛弱者、青少年及女性發生低血壓的情況較多,有的人沒有任何癥狀,有的人可能出現頭暈、乏力、氣短等,比如節食瘦身的女孩,會因營養不良而出現低血壓。
餐后低血壓。有些人,特別是老年人常在飯后出現頭暈、乏力、眼前發黑、心絞痛、暈厥和跌倒等癥狀,遇到這種情況應警惕有無餐后低血壓。為明確這一問題,可在餐前、餐后即刻、餐后半小時和1小時分別測量血壓。若餐后血壓明顯降低、收縮壓較餐前降低20毫米汞柱以上,則可診斷為餐后低血壓。遇到這種情況,應及時到醫院診治。
季節性低血壓。夏天由于人體出汗多,導致血容量減少,加之血管擴張,就會出現血壓降低,患者可有暫時性頭痛、胸悶、氣短等癥狀。
對于沒有心腦血管疾病者,低血壓一般無需藥物治療,重在預防。1.加強鍛煉,增強體質。老年人可選擇強度不大的運動,比如散步、騎自行車、打太極拳等。2.合理飲食,加強營養。合理搭配膳食,不偏食,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。夏季是低血壓高發季節,血壓偏低者要注意多飲水,補充血容量。餐后低血壓者可嘗試餐前適量飲水,用餐時不要飲酒,餐后適當休息,少食多餐。3.避免長時間在悶熱的環境中站立。老年人要預防體位性低血壓,變更體位時速度要慢。4.遵醫囑用藥。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降壓藥,不要隨意更換藥物的種類和劑量。如果癥狀長期得不到緩解,要及時就醫。